名  称: 滨海新区公安局关于加强派出所警务机制改革实施意见(试行)
索引号: 61-9692-2023-00051
发布机构: 区公安局
文  号: 津滨公通〔2023〕4号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政务公开
成文日期: 2023-04-04
发文日期: 2023-04-23
有效性: 有效

滨海新区公安局关于加强

派出所警务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试行)


天津港分局,各派出所,各直属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公安部《关于加强新时代公安派出所工作的意见》(公通字〔20201号)《关于进一步做实城乡社区警务工作的意见》(公通字〔20211号)《关于建立健全警种部门支援派出所机制的意见》(公通字〔20221号)《关于完善派出所警务运行机制推进派出所工作标准化建设的意见》(公通字〔202216号)《加强新时代公安派出所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公通字〔20231号)和《天津市公安局关于印发深化全局派出所警务机制改革系列文件(2022年)的通知》(津公通202212号)《关于印发落实派出所主防十项标准的通知》要求,强化派出所警务机制改革,夯实基层基础工作,打造派出所综合战斗实体,进一步提升公安基层社会治理效能,结合新区公安机关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指示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王小洪部长、衡晓帆局长讲话精神和公安部、市局党委部署要求,切实把派出所工作置于战略性、基础性地位来抓,牢树“大抓基层、大抓基础”鲜明导向,聚焦新时代公安机关职责使命,紧扣滨城服务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全市经济发展龙头、引擎、重要增长极特殊战略地位,紧盯5大国家级开发区、41个主题园区集聚的区域实际,紧贴 60个各具城区、城郊、农村、海港、厂矿特色鲜明的公安派出所,坚持“区局主战、派出所主防”工作思路,坚持分类指导、实战导向、预防警务,不断优化派出所警务机制,推进派出所标准化建设,增强派出所实力、激发派出所活力、提升派出所战斗力,大力推进滨海公安现代化,努力“走在前列、干在实处、勇立潮头”,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滨海、法治滨海,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滨城”篇章提供坚强保障。

二、任务目标

   ——机制运行更加高效。“两队一室”机制全面落地,两队专司专职专业,综合指挥室强力支撑保障,队室“公转”“自转”紧密高效。

   ——基层警务更加智能。坚持“传统+科技”“脚板+线上”相结合,大力实施“大数据+警格”社区警务战略,推动信息化建设与基层实战深度融合。建强社区警务室、中心警务站,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执法执勤更加规范。落实刑事案件层级管辖分工制度,健全派出所民警执法执勤办案机制,严格规范辅警使用管理,显著提升执法规范化建设水平。

——服务民生更加便捷。积极承接市局下放权限,规范派出所政务服务事项,落实“一窗通办”,规范窗口服务。大力推进派出所、警务室布设24小时公安业务自助设备,群众获得感、满意度明显增强。

——群防群治更加有力。坚持开放共治、融合共享,建立警种联动、警保联控、警民联防“三联”机制,建强社区警务团队,探索“治理共同体”,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平安建设格局。

   ——队伍建设更加过硬。突出党建引领,夯实派出所党建队建,加强派出所民辅警轮值轮训,培树一批政治过硬、业务过硬的岗位能手,带动整体队伍素质显著增强。  

三、工作措施

(一)推进“两队一室”警务机制实战化

1.做实社区警务队。坚持社区警务队排在“两队一室”第一位,突出管控治安要素、防范辖区发案、防范涉稳事端、防范治安事故等工作重心,严格落实社区民警占派出所总警力不低于40%配置标准;社区辅警全部配备到位,按照城镇社区“一警两辅”、农村地区“一警一辅”“一村一辅助”配备。严格落实社区民警专职专司、常驻社区(村)制度,实施社区民警与“警格”实名绑定制度,城镇社区民警80%工作时间沉在社区,驻村民警每周驻村工作时长不少于20小时;严格落实社区警务工作准入机制;严格落实社区民警带队巡逻、就近接处警、社区发生案事件必到等制度,组织群防群治落实带队巡逻,做到重点点位每次必巡、辖区全域每周必覆盖,提高“见警率”“管事率”。

2.做专案件办理队。严格落实刑事案件层级管辖规定,按照《滨海新区公安局关于进一步落实刑事案件主办工作的规定(试行)》做好相关刑事案件受理、立案、不予立案工作。案件办理队负责办理辖区发生的治安案件和相关刑事案件,其中办理刑事案件不超过全局办理刑事案件总量的70%,解决派出所破案打击方向导偏、负担过重问题。建立案件办理内部工作机制,建立民警单警办案积分制度,提高打击破案能力。

3. 做强综合指挥室。建立情报研判、每日会商、跟踪督办机制,加强辖区警情数据分析研判,动态掌握辖区治安态势,强化合成作战支撑和大数据赋能,为社区警务队定位工作目标,为案件办理队研判打击重点,灵活调度警力资源,有效牵引支撑两队实战,预警信息、研判成果转递率达到100%。落实“有警接警、无警巡逻”全员巡逻要求,结合辖区发案、警情特点制定巡逻重点区域和路线,组织两队开展巡逻工作。健全专兼职法制员工作机制,专兼职法制员配备率要达到100%,统筹执法监督工作,提升执法质效。

4.优化勤务模式。健全两队互为协同、一室支撑两队的勤务运行模式,加强社区警务队、案件办理队支援协作,发挥综合指挥室导侦导防、支援调度作用。坚持“警力跟着警情走”,完善值班备勤制度,推行“自转+公转”勤务运行模式,建立相邻警格联勤协作机制。正常工作日,综合指挥室民警、社区民警、办案民警各就各位、各司其职;夜间时段和非工作日集约用警,由所领导带班和“两队一室”组成值班组,保证勤务正常运转、民警正常休整,原则上社区民警夜后不承担巡逻、接处警任务。建立勤务运行日志制度,实行信息化管理。

(二)推进基础管控工作精准化

5.“一标四实”全采集。坚持“应采尽采、边核边录”,辖区标准地址登记率、准确率达到100%,实有房屋、实有单位登记率达到100%,实有人口案前信息采集率达到90%,确保到位见底、“底数清、情况明”。完善推广二维码门牌,及时向社区民警推送工作对象全息信息、核查指令。通过基础警务平台立体呈现派出所基础信息采集成果,为全警共享、实战应用提供有力工作支撑、数据反哺。

6.工作对象全管控。围绕“五个严防、两个确保”目标,常态开展辖区重点群体重点人员排摸梳理、研判预警,落实“八控”措施。敏感节点期间,严格按照“一人一专班、一人一方案、一人一对策”要求,落实24小时稳控措施,确保“吸附在社区、稳控在当地”。及时开展关注人员、危安类人员等信息录入、动态管理、情报搜集、线索核查、风险评估等基础摸排工作,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扬言报复社会等特定对象、特殊人群、困难群体分级分类动态管控、服务关爱和帮扶帮助,特定对象纳管率达到100%并全部在控,不发生个人极端、群体性涉稳、肇事肇祸等案事件。

7.安全隐患全清零。大力推进平安社区、平安乡村、平安单位创建,提高发现防控安全风险隐患能力,严密防范影响群众安全感的小案件和各类侵财案件,实现积小安为大安。加强易制爆制毒危险化学品企业和天津港区、工业园区、学校医院、党政机关、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行业、重点区域、重点单位等管理防范,加强宗教场所、反恐重点目标的安全管理,健全常态化检查制度,完善应急预案,做到快速反应、有效制止。加强高层建筑、老旧小区和“九小场所”消防检查,发现整改消防安全隐患。深化场所治安管理,推动行业场所依法规范经营,指导落实内部安全防范。

(三)推进执法打击治理常态化

8.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持续推动“两盯一看”制度长效化,严把案件质量关。层级拧紧政工领导干部、案管组执法监督责任,明晰履职清单,健全执法源头管控机制。加强对派出所接报警、现场执法、案件办理、涉案财物管理等监督检查,强化执法源头管控。落实执法全流程记录制度,深化执法视音频平台培训应用,从接处警环节抓起,推动执法活动“一镜到底”,防范执法风险隐患,不发生涉单位及民警的信访案(事)件。完善执法容错纠错机制,保障民警执法权益。

9.依法打击违法犯罪。结合接处警工作,对挑头闹事、扬言恐吓、预备实施暴力犯罪的,依法及时打击处理,严防发生群体性事件和个人极端暴力犯罪案件。多破快破民生小案,提高辖区发案破案率,最大限度降低影响和损失。加强治安耳目、信息员建设,其中每名社区民警物建不少于3名治安耳目并做到力量作用发挥率100%,提高基础工作提线打现案、破积案占比。建立健全重点案件“一案双查三报”机制,严格落实重大案事件报告制度。

10.持续降警情控发案。以“降警情、控发案”专项行动为抓手,结合“五防”宣传和辖区治安特点,针对警情高发、案件多发重点区域及治安乱点,加大巡防守护整治力度,落实驻区巡警、交警联合治安支队、各派出所社区民警多警巡防和定点执勤、动中备勤、武装联勤、高峰勤务“四项机制”,形成“布点、管线、控面、织网”互动互补工作格局。坚持精准宣传和普遍宣传相结合,采取入户、入单位、入网等形式开展反诈、法治等宣传教育,让防范意识和技巧入脑入心,大力提升群众预警预防能力。常态开展对易藏污纳垢场所监督检查,净化社会治安环境。深入开展咨询求助类警情、矛盾纠纷类警情和重复报警专项治理工作,建立辖区内反复报警重点人员底账,对恶意报警,做好证据收集固定,影响恶劣的坚决依法查处。对精神异常人员,配合开展救助收治。对报警报案群众,及时通报进展、详细解答疑问,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四)推进“枫桥式”派出所创建标准化

11.深化“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2023年重点推选6个派出所争创全国、全市“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发挥已命名“枫桥式公安派出所”的示范带动作用,引领全局派出所全面争创活动,形成具有滨海特色的“枫桥经验”风景线、品牌群,确保新区创建活动始终走在全市前列。

12.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实行社区警务室工作日矛盾纠纷调解“首接负责制”,结合接处警、查办案、驻社区,深入开展各类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矛盾纠纷警情化解成功率不低于98%。结合“万名民警进百万家”活动,高频次开展入户走访,持续提高社区民警与辖区群众“双向”熟悉率,确保达到80%以上。探索在所内组建“民警调解小组”,推动落实“三调联动”,推广“庭所对接”“民调对接”“律师对接”,副处级派出所100%建成“公调对接室”并有效开展工作,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无“民转命”案件,辖区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达到90%

13.提升公安政务服务效能。推进派出所、警务室布设24小时自助设备,实现“网上办、就近办、自助办”。规范窗口服务,落实“一窗通办”,严格执行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和限时办结制度。建立健全窗口服务评价、警务效能监测、第三方民意测评机制,完善派出所群众考评制度。优化传统服务方式,完善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优先办、上门办。常态开展助企纾困工作,强化警企联防联控,督促落实安全制度和主体责任,护航企业安全生产经营。探索在治安复杂地区建立“7×24小时”警务站(室),提高全天候服务群众和保障安全能力。

14.完善群防群治工作体系。落实“四合四联”机制,整合社会资源,按照不少于实有人口3%的比例发展群防群治力量,每个警格成立不少于15人的“义警”队伍。积极协调区委组织部等区属部门,依托党员社区报到制度,引导基层党组织、广大党员积极参与群防群治工作,凝聚盘活各种资源力量,形成基层治理整体合力。发挥社区民警牵动作用,统筹成立网格长、治保会主任、警务助理等815人的社区警务团队,打造“平安创建”共同体。

(五)推进派出所警务建设智能化

15.大力实施科技兴所。深化派出所综合指挥室智能化实战应用,用好用足智能感知设备、智能警务终端、智能服务平台,提升打防管控、服务群众和内部管理智能化水平。优化社区警务和网格化服务管理深度融合,实行社区民警与网格员“捆绑作业”,推进“津治通、警务通、警辅通”三端打通,提升基础工作规范化、标准化、智能化水平。加快派出所执法办案区智能化升级改造,完成三级对接,实现人、案、物、卷、场所等各类执法要素“一网通管”。

16推进智慧平安社区成果转化。依托全域智安单元建设,巩固用好智慧平安社区建设成果,社区民警通过基础警务平台对智慧平安社区采集的“人、车、房”等数据信息,进行深度分析研判应用,不断拓展智慧场景应用,实时掌控治安基础要素,不断提升社区治理的智能化、专业化水平。通过智慧平安社区布控重点人员、四失五类人员、黄赌毒等标签人员,实现对异常行为、异常数据和关联警情的监测分析、碰撞比对,预防化解风险隐患,服务保障民生,智慧平安社区数据上传率达到90%

17.加强信息化应用培训。坚持“数据赋能”实战,以全局实战大练兵为载体,把大数据培训列入派出所年度培训计划,定期举办执法办案、社区警务、窗口服务等信息化应用培训。加强移动警务终端应用比武,探索实战实操实用的技战法,研发应用预测预警预防“三预”模型,培养选树更多信息化岗位能手。

(六)推进基层基础保障清单化

18.加强警力保障。健全警力动态调整优化机制,适应重心下移、社区优先、动态可调的警力布局,推动机关民辅警向派出所下沉、派出所民辅警向社区前置,全面落实派出所警力占全局警力50%以上、社区民警占派出所警力40%以上要求,社区民警稳定率保持90%以上。按照派出所警辅11标准配齐配足辅警力量。固化新警优先补充派出所机制,扎实推进警力下沉工作,每年定量开展基层警力岗位交流。

19.加强警务保障。优先保障基层执法勤务用车,动态调整基层派出所车辆编制数。配足执法装备,加快社区辅警移动警务终端配备。加快派出所营房提升改造,力争2023年全部达到部颁标准。按照“八有两规范”标准,加强社区警务室功能标准化建设,全面推进社区警务室与党群服务中心合署办公,确保社区警务室建设全部达标。加强对派出所警务设备、设施定期巡检、维护、补充、更新。公安公用经费设置社区警务工作专门经费,确保使用到位、管理到位、保障到位。

20.加强支援保障。建立警种与派出所警务模式有效衔接的警务运行机制和值班备勤制度,加强信息共享、情报互通、联合研判、协同作战,形成上级支援下级、后方支援前台、警种支援属地的工作模式。大力应用警综平台“警种部门支援派出所机制”模块,直属单位全天候向派出所提供“无条件、有时限”的服务。依托警务协同,围绕警情处置、基础管控、案件办理,派出所提出定制需求,直属部门提供精准支援,切实做到“派出所有所呼、直属单位有所应”。优化监所投送流程,提升工作效率。相关直属单位对派出所共性问题和个别弱项实地开展指导,提升精准支援水平。

(七)推进党建引领示范化

21.突出党建引领。推进“五好党支部”、基层党建示范点及模范党员岗建设,探索推进社区警务团队、“义警”团队等临时党小组建设,推出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党建工作示范点,引领带动推进基层党建标准化、规范化。推动栖凤、大田、小王庄派出所升格。推动落实“派出所所长兼职街镇副书记和委员”“社区民警兼任社区党委副书记或副主任”100%覆盖,党群服务中心100%有社区警务室合署,切实担起相应职责,在基层治理中发挥实际作用。

22.强化队伍建设。选优配强派出所领导班子,加强派出所领导班子分级分批轮训。加大派出所警探长、民警培养力度,压实警探长工作职责,健全派出所全员评比机制,提高基层提职干部比例。健全派出所队伍思想状况调查分析、安全隐患排查机制和辅警“三级管理”制度,确保队伍不出问题。

23落实励警惠警。坚持荣誉表彰、标兵评选倾斜基层派出所和民警,全年派出所立功嘉奖比例不低于全局50%。对执法执勤受侵害的基层民辅警,落实好维权慰问。帮助解决民警就医、家属就业、子女就学和夫妻两地分居等“急难愁盼”问题,让派出所民警安心扎根基层、耕耘基础。依托局“爱警办”,精准帮扶困难家庭民辅警,完善民辅警健康电子信息档案,更好凝聚警心、激发活力,让“有困难找组织”成为民警的第一选择。落实民辅警休假制度,保障民辅警正常休整。

24.抓好基层减负。各单位不得随意抽调借调派出所民警,如有必要,须经局主要领导审批。严格发文管理,解决任务考核多、会议材料多、报表台账多等问题,充分为基层松绑增效。推动落实110报警服务台与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高效对接联动意见,明确非警务事项分流转办清单和规则,提高非警务警情甄别、转办和剥离能力。优化绩效考评指标,把“围着指标排名转”变为“民警围着群众转,机关围着基层转”,突出保重点、保总量、守底线,建立与派出所等级评定办法相衔接的考评制度,把辖区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作为衡量派出所工作的主要指标,科学设置考核和评价指标,发挥正确导向作用。

四、加强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新区公安局把推进派出所警务机制改革作为“一把手”工程摆上重要议程,优化调整局加强派出所工作领导小组,陈玉东同志任领导小组组长,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分管局领导班子成员具体负责、主动参与。每年至少研究一次派出所全面工作,每三年制定派出所工作行动计划,建立班子成员联系派出所工作制度,蹲点调研,定期走访,推动工作。局强所办分级分类、统筹推进派出所警务机制改革工作,确保派出所工作高质量发展。

(二)加强业务指导。局强所办要建立工作账单,盯紧重要任务进度,定期开展调研评估,抓好试点、选树典型、总结经验、精准指导、稳步推开。各相关警种部门要对照重点任务清单,逐条研究制定具体措施方案,严格落实工作责任,高质高效完成任务。各派出所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细化工作措施。同时,各直属单位、派出所将具体措施方案于413日前报送局强所办。

(三)加强督导检查。局强所办将联合局纪委办、督审等部门开展专项督导,将落实情况纳入政治督察重要内容推动,加强重点任务督办,检查工作台账、工作方案,随机抽查落实情况,对开展不力、进展迟缓的单位,采取通报、约谈等方式推动落实。对推诿扯皮、不担当不作为导致工作落后的单位,严肃严厉追责问责。




                                 202344


   (此件主动公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全国各省市政府网站
天津市各区政府网站
滨海新区政府系统网站
重点链接